我國廢品回收處理主要方法 |
編輯:大連正和廢品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時間:2013/06/18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我國廢品回收處理主要方法 |
我國各大城市生活廢品的優化處理關系著一個城市的和諧健康發展,影響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我國,目前在城市生活廢品的處理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我國廢品回收處理主要方法。廢品回收處理方法發展至今,我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3種,即衛生填埋技術、堆肥技術及焚燒技術。衛生填埋技術是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廢品處理的主要方式,約占全部處理量的70%,主要包括填埋的選擇與建設,并作防漏處理,掩蓋壓實,以防止地下水和周圍大氣環境污染,操作簡單,可針對所有種類的廢品,但占地面積大,建設投資多,費用高,對防滲透的技術要求高,處理不當會引起二次污染。 堆肥技術適合于易腐有機物含量高的廢品處理,對廢品中的部分組成成分進行資源利用。具體做法是將新鮮的廢品首先進行分類填埋,然后將易腐有機部分進行發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來,篩去其中不腐爛的物質后作為肥料利用,但是這種方法明顯的缺點就是它無法處理不可腐爛的有機物與無機物,減量化與無害化程度低,僅依靠此法不能解決廢品問題。 焚燒技術是一種對廢品進行高溫熱化處理的技術,是實現廢品無害化,減量化與資源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減害效果好、消毒徹底、效率高的特點,同時它可以減輕后續處置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使廢品處理資源化。焚燒過程產生的熱量用來發電可以實現廢品的能源化。但是它投資大,焚燒尾氣的處理費用較高,對焚燒條件控制不當會出現煙氣污染問題。 (二)廢品回收處理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我國目前廢品回收處理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廢品處理技術水平低下。廢品處理大多采用混合處理的方法,不進行分類,侵占土地現象嚴重,對農田破壞極大,而未經處理或簡單處理的廢品會破壞土壤的化學性質,肥力降低,處理過程風險很高,易出現二次污染現象。 其次,廢品處理成本過高,缺乏競爭力。我國城市生活廢品處理的成本主要包括環衛工人清理廢品的工資,廢品處理車的運輸費用,填埋以及技術費用等,由于環境保護的公共物品屬性,政府就成為了掌握資源的社會主體,在處理廢品的過程中,實際形成政府壟斷經營,缺少了監督與競爭,費用用多用少都從市民稅收中扣除,對降低成本的要求不嚴格,在這種模式下,廢品處理成本只會居高不下。 以上問題的根結就在于我國政府在廢品處理問題上占據了絕對壟斷地位,廢品管理一直被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由政府一家包攬,政府完全擔負了城市生活廢品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運行和管理的所有費用,而廢品生產者不承擔經濟責任。各個城市由市政府領導下的城建環衛部門主管廢品的收集、清運、處置,廢品清運處置過程的管理、監督、運行基本由一家完成。雖然這種政府包攬所有事項的做法可以集中利用政府的財力與物力,但是很容易造成環衛部門內部互相扯皮,使人力物力不能利用到關鍵地方,不利于城市生活廢品管理。 三、鼓勵私人供給在廢品處理中發揮作用 國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表明,專業經營性公司處理廢品的費用是市政機構的一半。因此,要改變在管理體制上政企合一的僵化格局,實行環保部門監督、環衛部門管理、專業公司提供社會化服務的管理模式,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城市廢品管理體系,是解決我國城市廢品的根本途徑之一。 (一)目前私人供給在我國的地位。廢品處理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公共物品即不具備消費的競爭性商品,如果某人消費了某個商品,則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費該商品的屬性即商品的競爭性,一般廢品處理是不具備競爭性的。維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處理人類制造的廢品,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必然的做法。但是我們知道,作為一個公共物品,任何一個消費者消費單位商品的機會成本就為零,這意味著,沒有任何消費者要為他所消費的公共物品去與其他人競爭,因此市場不再是競爭的。如果消費者認識到他自己消費的機會成本為零,他就會盡量減少支付給生產者以換取消費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導致產出降低,甚至停止生產,當然這種情況在廢品處理上是不會發生的,但是它無形增加了政府的支出與管理難度。 現在我們假設在一個城市的區域內,作為公共物品的廢品處理的邊際成本MC保持在P點水平不變,需求曲線D與MC交于O點,由于我國廢品回收處理多采用政府征收稅收的方式,所以人們視政府以免費的形式供給,則需求曲線增加與橫軸交于點E,造成福利損失OEB,但廢品回收的需求彈性很大,即D曲線平緩,價格的每一少量變動都會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度變動,如曲線D’,所以我們可以在政府管制條件下適當引入私人供給部門,減少對公共物品的過度供給和消費,增加競爭,保護資源不被過度消費。 (二)廢品處理的私人供給模式。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循環經濟模式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私人供給廢品處理回收中,同樣可以依據這三個原則進行管理。 1、私人供給的廢品減量化模式。在3R原則中,減量化屬于輸入端的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具備競爭、政府壟斷管理城市生活廢品回收處理問題的條件下,人們很難提高自己的能動自覺性,政府以稅收收入來處理安排廢品回收的相關事宜,使人們產生免費享受優越環境的錯覺,自己的污染與否都會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生活環境,使得政府工作效率較低。如果引入私人供給部門,這主要針對各小區和飲食服務業等,使小區環境管理產權化,包干給私人部門,將廢品回收業市場化,由私人供給部門去進行廢品收費,再由政府統一管轄。由于廢品處理需求彈性大,所以價格的少量提高都會引起需求的大幅度變動,使居民在家內就可進行再利用、再循環,減少廢品的產生量。目前北京規定,每戶每月支付3.00元的廢品清運費,重慶每人每月支付3.00元的垃圾處理費,而山東省的城市廢品處理費達到了每人每戶5~10元。 2、私人供給的再利用模式。在3R中,再利用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它旨在盡可能多次以及盡可能多種方式使用人們已經購買的物品。我國目前仍然存在著這樣一批少量的私人廢品回收站,它們主要經營廢舊物資等二手貨物的收購與銷售。典型的代表就是上海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公司,他們明碼標價,從企業、個人手中回收廢物,品種有近300種,主要以回收生活廢品為主,1984年回收的各種廢塑料就達11836噸。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消費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不僅為生存而生活,也開始為追求物質與精神的享受而生活,隨之產生的就是一批老生活家居的淘汰,特別是一些未發生產品質量問題的物品,而一些生活條件窘迫的人卻仍然沒有能力購買高檔家用電器,面對此,鼓勵私人供給可以很好的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低價的服務可以彌補需求者經濟的困難,避免資源在淘汰后就遭到終結,延長產品的使用年限,在產品的再利用過程中減少垃圾的產生。 3、私人供給的再循環模式。3R原則中的再循環是輸出端方法,通過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它可以減少人們對廢品填埋場和焚燒場的壓力。在城市生活廢品中,種類大多以廚余、紙類、廢玻璃為主,這類產品在利用后,對居民的作用不大,但作為資源分類回收后,效用卻是極大的,廚余可以用來飼養牲口,舊報紙可以在漿化后再變成報紙,廢玻璃等物進行分化回收后也可再循環利用。據統計,1噸廢紙就可以造紙800公斤,1噸廢塑料可煉油700公斤,易拉罐和玻璃瓶再生可節約物資成本的90%以上,但是由于人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再循環效果,混合處理使得資源利用率極低。而鼓勵私人供給形成回收中介,將廢品分類回收后再銷售給相應的加工廠商,節約資源,節約廠商成本,也能實現私人供給的創收,增加就業機會。 (三)私人供給在廢品回收處理中的效益表現。在政府主管城市生活廢品回收的形式下,鼓勵私人供給部門可以取得額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 發展廢品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將廢棄資源轉化為新資源,減少政府收運、轉運和處理廢品的費用,延長廢品填埋處理場的使用壽命,產生巨大的間接經濟效益,加速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發展廢品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可形成幾十萬的就業大軍,有利于社會安定,利用市場機制發展,組織強化管理,不僅有利于解決社會就業問題,也有利于消除社會治安隱患,促進環境優化有益于人民的身體健康,加強對傳染病與疫情的控制;發展廢品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將廢品這一污染因素轉化為資源,既保護環境又緩解資源短缺問題,有利于持續發展,這是環境保護工作貫徹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的直接體現 、寧光物資回收公司長年承接廢舊廠房拆遷:商場、酒店、賓館、廢舊、拆舊、拆遷各種鋼 門、鋼窗、鋁合金門窗、不銹鋼門窗、塑鋼門窗、鋼筋骨架、塑 料、鐵、以及各種廠房下腳料、半成品、倒閉廠房清倉積壓物資等;歡迎來電咨詢。 |
上一條:機床的基本結構和傳動之間的準確傳動關系 | 下一條:廢品回收保護生態環境 |